2025年08月21日

爱才须“有度”

三版  2025年08月21日   来源:

  冯小强

 

  “科技赋能”“技术攻关”“自主创新”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支撑。要“多维度”识才、“增深度”育才、“提温度”留才方能蓄能、提能、释能,真正让人才在“科技赋能”“技术攻关”“自主创新”的火热实践中尽展其才。

  “拓宽度”识才蓄能。要确立按“需”引进的工作理念,合理制定“接地气”的引才规划,围绕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以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排摸掌握各行各业人才实际需求,让人才引进工作更具针对性。畅通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与企业高校合作,借助高校过硬的科研实力和企业高效的管理能力,积极搭建产学研创新融合平台,支持企业培育新建技术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以项目合作的方式,柔性引进技术研究专家,聘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顾问,推动打造一批中医农业技术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平台等,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流入。

  “增深度”育才提能。要加快建立县域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施“传帮带”工程,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弟、专家带团队等活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构建梯队式培养人才队伍模式。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等乡村一线培养人才,通过“土专家”“田秀才”面对面、点对点、送教下乡等产学结合形式,培育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人才。通过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深入乡镇村屯开展送技术下乡,培育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本土人才。

  “提温度”留才释能。要积极向广大人才推介人才政策,用宽广的事业发展空间吸引人才,用事业上的成就感换取人才扎根的归属感。要让人才“当主角”“挑大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全方位支持、帮助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终身保姆”“贴身管家”式全链条优质服务,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利成功的创业环境、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增强留才的“磁力”,让人才生活有“温度”。

                作者单位:中共岷县县委组织部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