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三版  2025年08月14日   来源:

  胡耀伟

 

  全力打好村级换届“提前量”,加强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是抓好乡村全面振兴“后继有人”的关键一招。乡镇党委要把育优配强村干部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让优秀后备干部“破土冒尖”,选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头雁”队伍。

  广拓源头,在“储”上做文章。当前,一些空心村、偏远山区村还存在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聚焦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本乡本土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拉网式”摸排,构建“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多元选拔机制,确保每村储备充足的优秀后备力量。要强化动态调整,有针对性地精选出一批政治过硬有素养、为民服务有情怀、发展产业有办法、强村富民有措施、兴村治村有能力的后备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充电赋能,在“育”上下功夫。坚持“实战导向、精准滴灌”原则,紧扣乡村振兴中的“三农”工作痛点、群众工作堵点,构建“靶向培训”体系,通过定制化课程补足知识短板,沉浸式教学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案例研讨激发创新思维,使后备力量既夯实政策理论根基,又提升破解土地流转、产业升级等复杂问题的实战能力,最终培育出“上接政策天线、下通村情地气”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队伍保障。

  一线淬火,在“炼”上求实效。后备干部的成长如同钢铁淬炼,需在实践“熔炉”中百炼成钢。要把握干部培养黄金期,重点安排后备力量到重大项目主战场、民生服务最前沿、急难险重第一线,在实地调研中掌握村情民意,在走访实践中积累鲜活案例,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解题思维。通过采取调查研究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能力提升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培养模式,促使其从“潜力股”快速成长为能扛重任的“顶梁柱”。

                作者单位:中共安定区委组织部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