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渭源县麻家集镇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实施“五比五看”行动,坚持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吹响了全镇上下真抓实干、笃行不怠、追赶发展的冲锋号。
麻家集镇在学习上下苦功,用赤诚之心涵养为民情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三五讲堂”“农家小讲堂”等学习载体,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一般干部现场答、村社干部谈体会”的方式,围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经济要发展,我该谋什么”“问题要解决,我该怎么干”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切实让镇村社干部经历一次思想大洗礼、观念大更新、状态大重塑。同时,强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内容学习,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把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利用板凳会、广场夜话会引导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走上“讲台”,不断锤炼干事创业本领,增强担当作为能力,深化学习教育成果转化。
麻家集镇党委书记郑文博说:“全镇上下在执行上铆足劲,用实干之风践行群众路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紧盯群众家庭变故、产业受损等开展动态监测、常态排查、一键申报等,做到及时纳入、有效消除。全镇现有监测对象160户653人,现有风险消除对象133户537人,风险消除率为82.23%。实施了西南部供水工程调蓄项目,开展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4144栋,劳动力技能培训10期134人,安置脱贫劳动力104人。今年完成粮食种植4.05万亩,整治撂荒地16.4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衔接落地产业项目5个。依托甘肃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在麻家集村、路西村建成2000亩绿色标准化柴胡基地一处,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柴胡3000亩。同时,借助帮扶单位和帮扶工作队力量,由市工行投资7.2万元,在四沟村探索发展庭院土鸡养殖,为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
麻家集镇在效能上见真章,用奋进之姿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六个一”模式,开展“美丽庭院接力晒”,着力打造“六和村庄”。持续巩固“三大革命”成果,深入开展“垃圾革命”整村行动,与雪品公司协同,配备智能垃圾桶596个、环卫车辆6辆,清理陈年垃圾150余处,疏通河道沟渠60余公里,回收废旧农膜700余方。同时,紧盯干部作风转变,建立了“定责、明责、履责、督责、考责”五项清单式管理机制,采取“随机抽查、平时检查、观摩互查”和“包村领导、支部书记汇报”的“三查两汇报”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并强化结果运用。今年来,对违反工作纪律的2名村干部进行了纪律处分,对6名镇村干部进行了批评谈话,开展警示教育5场次、集中约谈3次,党委委员讲纪律党课3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践行规矩的自觉。
郑文博表示:“下一步,全镇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扛牢责任、聚力攻坚,带领全体干部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真心倾听民声,用真情化解民忧,用真干惠及民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将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推动民生巨轮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