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定区坚持“综合防控、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马铃薯全周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科学管理、绿色防治和精准施策,有效降低病虫害损失,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为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前不懂种薯处理的重要性,产量总上不去,现在跟着农业技术人员学技术,用了处理好的种薯,出苗率明显提高了!”定西甲天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维汉见证了种薯处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种薯作为马铃薯种植的“芯片”,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与品质。而脱毒种薯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因种薯带毒引发的减产风险,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安定区将推广脱毒种薯种植作为关键抓手,聚焦种薯质量提升,通过推广脱毒种薯种植、强化播种前处理等系列举措,扎实推进种薯健康管理工作,为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从源头保障农作物生长健康。”张维汉边比划边说,在播种前,农业技术人员就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药剂拌种技术指导。
通过科学配比与规范操作,不仅能减少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威胁,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让农户实现“绿色防控”。
“加大种薯质量管控力度,不断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刘小平说,将依托区内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优质抗病品种,进一步提升农户种薯处理的科学意识和操作水平,以健康优质的种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马铃薯种植结束后迅速启动智能化防控体系建设,依托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病害发生的精准预测与科学防控。”正在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马铃薯良种种植示范基地维护小气候监测仪的甘肃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经理负责人崔振峰说。
据了解,该预警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与预测功能,当系统监测到完成3代侵染时,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及时向广大农户发布有关防控建议。
“结合预警信息,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明确大田预防及防治的最佳窗口期。”刘小平说,同时会迅速组织农技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开展药剂喷施、田间管理等防控措施,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数据显示,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农户防治效率提升4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约30%,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精准预警是科学防控的前提。”安定区将持续优化预警系统功能,扩大监测覆盖范围,推动马铃薯晚疫病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切实保障全区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为粮食安全和群众增收筑牢科技防线。
“学习先进的贮藏技术,受益匪浅。”定西聚鑫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聚东说,科学储藏是为延长马铃薯贮藏期,拉伸销售周期,也可以保障来年种薯质量,从源头控制病害发生。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区推广应用。每逢收获季,农业技术人员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在马铃薯收获前7天停止灌溉,这样能够有效促进薯皮老化,极大地降低了收获过程中因机械操作导致的损伤风险,从源头上减少了马铃薯的损耗。
入库管理更是精细严格。在马铃薯入库前,现场指导农户对薯块进行严格筛选,仔细剔除病薯、伤薯,避免这些有问题的薯块在仓储过程中引发病菌传播和腐烂扩散。同时,对仓储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为马铃薯营造健康安全的贮藏环境。
“千方百计推广先进的贮藏技术,只为延长马铃薯贮藏期。”刘小平介绍,低温贮藏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关键,将库内温度严格控制在2-4℃、湿度保持在85%-90%,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发芽和病菌滋生,确保薯块品质稳定。
下一步,安定区将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帮助更多农户掌握先进贮藏方法,实现增产增收,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