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31日

定西市深入开展端午节“我们的节日·亲情暖人间”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二版  2025年05月31日   来源:

  本报讯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王娜)端午临仲夏,万户沐新风。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定西市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紧扣“我们的节日·亲情暖人间”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编彩绳。5月29日下午,由市妇联和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巧手传艾香·巾帼承古韵”端午非遗技艺传承活动在市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市级非遗传承人向大家讲解了佩戴艾草香包这一习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参与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认真学习香包缝制技巧,一边分享端午节的习俗故事,现场药香弥漫,欢声笑语不断。

  在通渭县第六幼儿园,“汉韵端午·稚趣童年”趣味游园活动拉开帷幕,20余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宛如一条绚丽的丝带,将千年端午习俗与幼儿教育紧密相连。4位“爱心妈妈”用轻柔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读《屈原的故事》《粽子的传说》等绘本,在幼儿心中播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连日来,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合市县区博物馆、文化馆等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了端午文化讲座、非遗传承体验、端午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600余场次,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热度持续攀升。

  为推动端午节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走实走深,定西市深入挖掘端午节历史文化内涵,提前谋划部署,制定并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端午节“我们的节日·亲情暖人间”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谋划部署解读宣传端午节文化内涵、诵读传唱爱国诗文经典、开展传统民俗活动、深入宣传移风易俗等8项主题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节日期间,广大文明实践工作者、志愿者将目光聚焦到特殊群体关爱当中,广泛开展了留守老人、困难群体关爱活动,让爱与温暖在陇中大地蔓延。

  在陇西县柯寨镇张家湾村,爱心康养之家化身温馨港湾,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亲手将象征安康的荷包系在老人衣襟上,并为老人端上粽子、甜醅等端午特色小吃。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知足常乐”“福寿安康”“岁岁平安”等饱含祝福的福字跃然纸上,为村里留守老人们送上了一份饱含爱意的节日厚礼。

  端午节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动员,积极行动,紧盯“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实际需求,依托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深入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结对关爱”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22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3.65万人。

  定西市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氛围营造,节日期间,先后制定印发《“我们的节日·亲情暖人间”——2025年端午节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倡议书》,采编制作《文明实践小课堂·家国同辉,情思绵长的端午节》主题短视频等宣传产品。各县区也结合实际,编排制作短视频、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通过基层所站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广泛转发推送。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网络平台共刊发、转发相关宣传产品50万余次,覆盖群众达220万人次。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