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陇西县权家湾镇焦家湾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金灿灿的鸡油菇在菌棒上密密匝匝地簇拥生长。工人们穿梭其间,手法娴熟地采摘菌菇,一派繁忙的丰收图景。
近年来,陇西县权家湾镇焦家湾村创新推出“三融三合三生共兴”发展模式,以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为引擎,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聚合发展,不仅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长”,更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激活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兴”新图景,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
陇西县权家湾镇焦家湾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负责人田仲番介绍道,为了拓展多元化发展路径,该园区相继引进鸡油菇、白参菌、大球盖菇等特色菌类进行试验种植,待技术成熟后将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这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发展模式不仅为食用菌产业注入活力,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他说:“我手里拿的这个叫鸡油菌,这个品种是从湖北拉过来的,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试验,这个鸡油菌长势非常好,估计这一个棒子能出3斤菇,能卖6元钱左右。这个棒子的成本总算下来是4元钱,纯利润2元钱,要比香菇高出1元钱左右的收益。”
“我是本地人,在这里干活干了七八年了,主要是务香菇,家离这儿近,骑电瓶车有十多分钟,家里的活能干,庄稼也能务,还能在这里打工,一年四季有活干呢,一天挣80元钱,好着呢。”焦家湾村村民周建兰说。
园区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还着力构建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在园区蔬菜大棚内,云田镇张家岔村村民邓彦虎两口子正采摘黄瓜,去年他瞅准园区发展机遇,承包下6座蔬菜大棚,分别种植2棚辣椒、2棚黄瓜、1棚西红柿和1棚西葫芦。经过数月辛勤管护,各类蔬菜陆续进入采收期。如今,仅黄瓜单日销售额400元左右,首批蔬菜带来的可观收益让邓彦虎喜笑颜开。尝到甜头的他干劲十足,眼下正忙着规划下一茬蔬菜种植。
“目前的价格黄瓜卖个1.8元左右,这是批发价,辣椒也是1.8元,西葫芦是1.2元,这是从四月二十几号开始卖的,不到一个月2棚黄瓜卖了5000多元,辣椒卖了1000多元,西葫芦卖了1000多元。价钱上去了的话我想着下半年开始多种黄瓜,带来的经济收入相对来说也好一点。”邓彦虎说。
据了解,权家湾镇焦家湾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有大棚106座,主要用于香菇、马铃薯良种繁育和蔬菜种植。
“园区90座大棚用于香菇种植,一年能产香菇100万斤,收益是450万元。10座大棚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种植,种了5万粒,一年的收入是8万元。还有6个蔬菜大棚,现在长势喜人,已经上市了。园区带动就近务工有60人左右,去年发工资达160万元。下一步,我们主要是以菌棒生产为基础,计划年生产菌棒100万棒,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田仲番说。
今年以来,焦家湾村牢牢把握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的政策机遇,沿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集现代化高效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亲子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该村不仅打造出“珍益谷坊”生态香菇品牌,更创新推出“农创+”融合发展模式,创建了共享田园实践基地、特色烧烤区、农业科普长廊、“爱尚田园”网红打卡地等特色项目,同时还发展起当地杂粮面、土蜂蜜、时令蔬菜、胡麻油为辅的产品集群,形成“菌菜联动、农旅融合、多元共生”的产业矩阵,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焦家湾村今年争取资金30万元实施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项目,建设占地5.2亩的星空露营地、占地1亩的萌宠乐园、新建200平方米的亲子娱乐体验区,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月底完工并于端午节投入运营。园区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能。”焦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