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筑牢“防灾减灾共同体”生命防线

二版  2025年05月13日   来源:

  “呜——呜——”尖锐的警报声划破安定区许铁堂广场的上空,一场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实战演习拉开帷幕,也正式开启了定西市市区两级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科普宣教系列活动。这场模拟6.4级地震的实战演练,既是对城市应急体系的全面检验,更是一堂关乎生命安全的全民必修课。

  警报响起的瞬间,现场氛围瞬间凝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群众迅速遵循防震要领,用双手护住头部就近躲避,待“震感”稍缓,便沿预定路线有序撤离。人群中,既有白发老者紧握孩童的手稳步前行,也有青年志愿者维持秩序的身影,凝重的神色中透着训练有素的从容——这些细节勾勒出我市长期开展防灾教育的成果。

  “此次演习模拟震源深度8千米的6.4级地震,通渭、陇西等周边六县均有明显震感。”市应急局副局长程卫宇向记者介绍,“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灾害风险较高。我们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引导广大群众熟悉身边的避险场所,掌握防灾减灾技能,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

  定西市蓝天救援队理事长贾金莉在现场一边忙碌地指挥队员,一边向记者介绍:“与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协同作战,让我们在复杂场景下的救援效率显著提升。这次演习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为后续完善应急预案提供重要依据。”

  只见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身着整齐的救援服,携带着各种专业装备,迅速冲进“灾区”。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搜救被困人员,有的负责转运伤员,有的则忙着搭建生活后勤保障设施。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类救援设备,在废墟中搜寻“被困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行动。

  与此同时,新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李宗亮正在操作宇树机器狗,它配备4D超广角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提升200%,在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宗亮介绍说:“这只机器狗可以深入一些危险、狭小的空间进行搜索,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现场信息,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机器狗灵活地穿梭在模拟废墟中,准确地探测出了“被困人员”的位置,它的出现,让现场的人们眼前一亮,纷纷表示科技的力量真是强大。

  在临时医疗救护区,市区两级医院组建的28人医疗救援队正争分夺秒地开展伤员救治。从搭建野战医院,到骨折固定、心肺复苏,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市卫健委疾控科科长贾文杰强调:“黄金救援时间只有72小时,我们必须通过反复演练,确保每个动作精准高效,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在广场的一角,还设置了许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市民们讲解着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发放着各种宣传资料。

  市民崔娟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我以前对很多灾害知识一知半解,今天过来听了讲解,看了演练,学到了好多实用的东西,多学一分知识,就多一份生存保障。”

  永定路街道组织的80余名基层力量,在演练中承担起社区自救互救的重要角色。街道办副主任贺雪萍带领队员完成伤员转运、物资分发等任务后表示:“社区是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我们通过演练将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凝聚成应急力量,未来面对突发灾害,就能更快实现‘自救互救+专业救援’的无缝衔接。”

  此次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检验了我市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程卫宇表示:“防灾减灾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真正重视起来,主动排查身边隐患,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