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漳县盐井镇人大因地制宜发展“精品蔬菜”,探索出一条用民主“金钥匙”打开群众“致富门”的新路径。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盐井镇杜家庄村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口感佳、品质好,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杜家庄村部分村民通过种植蔬菜逐渐鼓起了腰包。
看着村里部分农户通过种植蔬菜日子越过越红火,周边群众也产生了强烈种植意愿,但因无种植能人带动,缺乏种植经验、销售渠道窄等因素限制,群众一直不敢尝试。同时,蔬菜种植户大多零散经营,蔬菜质量参差不齐,缺少足够的规模效应,整体竞争力不够,蔬菜产业从业人员刘玉江了解情况后,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也有种植蔬菜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经过一番研究,镇人大主席团对刘玉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意向群众、选民代表进行商议,对刘玉江的提议纷纷表示认同,随后镇人大主席团在汇报镇党委研究同意后,将蔬菜种植产业项目确定为民主实事项目。
初次尝试,杜家庄村村民共经营蔬菜大棚20余座,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辣椒等10余种蔬菜。在刘玉江的指导帮助和菜农们的悉心照料下,历经四个月时间,转眼就到了第一茬蔬菜成熟的时节,刘玉江与菜农们签订协议,不论供应量大小,每天统一收购村民种植的蔬菜并代为销售,确保村民的菜可以卖出去。
为了让村民能直接参与菜棚管理,激活群众内生动力,镇人大主席团、村民、公司三方派出代表成立信息技术小组、内部协调小组、生产销售小组,搭建“扁平化”管理平台。信息技术小组负责品种、种植技术等工作,内部协调小组负责基地建设、协调纠纷等工作,生产销售小组负责农产品销售工作。通过三个小组分工合作、配合,村民获得了收益。
看着日益红火的蔬菜产业,杜家庄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老家,向刘玉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在刘玉江的直接带动下,杜家庄村共有32户160人种植蔬菜,种植面积将近210亩,户均增收可实现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