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甘肃通渭纵深推进“三大工程”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许文逸

二版  2025年04月11日   来源: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锚定“农业优先、文旅赋能、工业突破、城乡均衡、科教强基、生态固本”六大战略目标,以“促改革、优环境、抓党建”三大工程为核心抓手,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以“促改革”为引擎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通渭县将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聚焦深层次创新,在新时代坐标下书写通渭新篇章。

  最近,79岁的通渭县鸡川镇牛坡村村民牛志明,在本村医疗服务延伸点就诊,总共取了60多块钱的药,统筹报销后老人仅花了13块钱,这与他一年前去很远的地方看病相比省时省力多了。

  “以前去县城看病坐车要一小时,特别不方便,现在村上看病和县上条件一样好,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真的很好。”牛志明说道。

  近年来,通渭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距乡镇较远村社慢性病患者、颈肩腰腿病患者和‘留守老人看病难’问题”,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在全县建立12个医疗服务延伸点,将优质医疗资源传递到基层的“神经末梢”,极大解决了困扰当地及周边群众的就医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只是个缩影。  今年,通渭县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主动融入“一核三带”“一区三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一目标三聚焦四强化六行动一抓实”路径方略,严格按照全县“6543”总体发展思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力破除体制机制瓶颈制约,推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通渭实践新局面。

  以“优环境”为基石 构建宜居宜业发展生态

  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关键要素。近年来,通渭县坚持将优化环境作为吸引投资、保障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统筹推进政务、生态、营商环境建设,为构建宜居宜业新通渭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在通渭县政务服务大厅交通运输办事窗口,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军正在与窗口工作人员、办事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并仔细查看许可事项办理流程,详细了解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情况。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渭县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开展“局长进大厅”服务活动,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局长办公室,接待办事企业和群众。同时,通过局长亲临办事窗口,现场指导办理窗口服务事项,发现并解决政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优化窗口服务环境,持续压减审批时限,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企业更有获得感。

  梧桐叶茂凤来翔,地利天时引客商。在2024年全县中药材、书画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上,通渭新签约项目32个、签约额95.8亿元,西布猫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蔬菜种植等项目落地通渭。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5个,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0%。

  当前,通渭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政务服务效率跃升,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今年,通渭将持续扩大生态容量,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持续释放绿色发展红利。

  以“抓党建”为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党建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通渭县以抓党建为核心引领,通过构建精细化组织体系、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三月的北城,寒意还未褪尽。店儿村的蔬菜大棚里,已是暖意融融。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土地上,嫩绿的芹菜芽如同一个个小精灵,从肥沃的土壤中探出了脑袋。菜农们早早开始为小芹菜浇水、施肥,用“芹”劳孕育新希望。

  近年来,通渭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范运行川河经济带设施农业产业党委,金银花、中药材、苹果、草畜产业4个片区党委和22个乡镇产业联合党委,持续实施“四带六联”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模式和“双构建双提高”工程,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261个,带动1305户党员示范户发展产业,60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3035户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产业党委+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良好发展格局。

  “今年,通渭县将持续深化拓展‘四带六联’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模式,投入资金1120万元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6个。”通渭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尚平介绍道。

  “春季田间管理,主要是对金银花枝条开展‘疏旧留新’式修剪,改善通风采光条件……”近日,在李店乡金银花种植基地,通渭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史兆辉正在为农户讲解金银花修剪技术。

  2025年,通渭县将围绕全县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和工业、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专业需要,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0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20人,新建专家工作站1个。调整选拔县拔尖、领军人才20名。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20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00人以上,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站在新的起点上,通渭县将持续深化“三大工程”,聚力打造全国书画创作交流基地、国家金银花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西北温泉康养基地与红色文化旅游基地,通过改革突破瓶颈、环境吸引资源、党建凝聚合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通渭实践新篇章。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