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峰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下基层”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1990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这样写道——我们开展的“四下基层”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还要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四下基层”不仅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而且体现了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其核心要求与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对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工作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与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县委的重要部门,发挥着基层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县委党校要立足党校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围绕党校中心工作,使党的方针“落地生根”,党的政策“开花结果”,党的理论“深入人心”。
“四下基层”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宣传,了解把握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有助于真正实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校教师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育宣传。一要把政治话语学术语言转化为老百姓话语。要把理论转换成老百姓耳熟能详、能接受的故事和日常话语,真正让理论成为老百姓喜欢的精神食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宣传到群众心坎上,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耳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把党的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二要把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要用具象化、口语化、故事化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换成“常识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要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送学上门,将固定阵地变流动阵地,把主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把新思想讲到群众心坎上。三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学思用贯通,知行性统一。要了解把握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既要面上推动广泛持续,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讲活讲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才能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要组织动员群众,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方式,着力教育引导、答疑解惑,让党的惠民之策、利民之举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作者单位:中共临洮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