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应急局党委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全力将帮扶的通渭县什川镇山坡村打造成“定西应急特色”样板村,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平安建设,全面提升了山坡人民的安全感。
健全网格管理,靠实应急工作责任。将“三长三员”网格管理体系图和配置图在村应急管理室制印上墙,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担任宣传员,5名社长担任三级网格长,1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担任信息员,对残疾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每名就近安排了2名党员干部担任帮扶责任人。
夯实防灾减灾物质基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6处,组建了24人的应急队伍;筹措3.2万元将山坡村旧村址25平方米房间打造为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了功能涵盖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减灾救灾等领域的雨衣、雨鞋、强光手电、救援绳、大喇叭、警报器等各类应急物资298件。
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群众防范灾害能力。先后投入2.5万元,制作了防灾减灾、安全应急、乡村振兴等内容的宣传栏,制定了山坡村灾害事故风险图、应急避险疏散路线图、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采取“网络+集中+入户”宣传培训模式,通过手机微信群、大喇叭等渠道开展常态化安全普及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集中培训;同时,制印安全生产明白卡、防灾减灾明白卡和安全责任告知书、应急避险告知书“两卡两书”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安全保护责任清单,组织网格员、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入户、面对面散发讲解,有效提升了村民安全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健全风险台账,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对小作坊、零售店和临水临崖、切坡建房农户逐个排摸建立台账,标明安全生产对象、自然灾害风险点“两个清单”,按照“红橙黄蓝”四色分级制定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隐患分布图。
制定应急制度方(预)案并加强演练。制定《临灾“叫应叫醒”制度》和临灾“叫应叫醒”机制流程图,制定山坡村应急救援队伍职责、山坡村应急值班等制度,切实提高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的效能。制定“一页纸”应急处置方案,适时组织开展防汛、地质灾害避险转移等应急演练,切实提升了新形势下山坡村的综合减灾能力。 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