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何继强 通讯员魏彩云 林铂峰)中秋时节,沿着漳县东泉乡能岸村河滩社一条盘山公路来到山顶,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各类苗木长势旺盛……这是漳县东泉乡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苗木种植基地。
东泉乡地处漳县东南部,有20多万亩林地、8万多亩草地,是县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成贵子从林场退休后,牵头成立了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东泉乡5个村的300多名农民栽植城市园林苗木,在荒山、荒沟、撂荒地上,种下了“绿色银行”。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建成苗木培育基地5个,栽植元宝枫、金叶榆、紫叶李等7个树种,各类苗木30余万株,套种芍药、中药材、油菜、藜麦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2020年引进栽植元宝枫450多亩,发展林下经济,套种芍药150多亩,栽植人参、淫羊藿等药材60多亩,养殖猪、鸡、中蜂等,发展乡村旅游,建成综合性现代农业木本油料、旅游观光基地,使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今日的致富田。
在陇盛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吸收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不仅将青山变成了“金山”,还富了百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带动4个村的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务入股,把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4年来配股资金分红90.5万元、土地流转分红42.1万元,发放务工费258.3元。正在林间务工的能岸村农民李新喜高兴地说:“合作社办起来,我一直在这里务工,还种了十七八亩庄稼,每年务工收入15000元左右,收入好得很。”
今年以来,该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百强合作社”、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示范性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和开发撂荒地1600多亩,带动农民大力发展农林产业,走上了致富路。”漳县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