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莉芳 崔桓 张官杰
2013年,在老城山的荒土岭上栽下第一棵树时,老闫不会想到此后的10年,自己竟然会种下30余万棵树木,面积达3000多亩。
“还要种,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一直种下去!”老闫语气中透着一股庄稼人的坚韧和执着。
从2013到今天,是老闫难忘的十年。这十年,他结下“树缘”,种树、养树、护树,周而复始。而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这位退伍军人依然守望着大山,坚持着自己的绿水青山梦。
老闫名叫闫鹏飞,今年42岁,并不老。
2000年,退伍后的闫鹏飞在兰州创业开了一家服装加工厂,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12年回乡,他看着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依然被荒芜淹没。片片贫瘠的山头,一年年怀抱期望,等候。
“回到生我养我的黄土地,种树。”小时候吃够了“黄土”的苦,使闫鹏飞对种树植绿有着一种难以动摇的执着,“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老百姓就得靠山吃山,只要山青了、树绿了,生态变好了,不管种啥养啥都行。”
然而,那时在乡亲们看来,闫鹏飞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了。
今年60岁的张志祥,在陇西县通安驿镇黑家岔村老城山下生活了一辈子。说起以前的老城山,他皱起眉头:“‘白晃晃’的山,连棵草都没有,树更是稀罕物,牛羊上去都‘挂’不住……”
孩子们唱的童谣说:一年刮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
想要在这里种树,谈何容易。
闫鹏飞的倔劲上来了,他向村民们郑重承诺: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村里的路他也承包了,修到大家满意为止。
而立之年,不去操持一年稳赚百万的服装生意,偏去承包几千亩荒山。
家人朋友为他捏一把汗,“改造秃山,钱花了连个响声都听不见。”闫鹏飞信心满满:“今年是荒山,几年之后就是青山,再过几年就是金山。”
卸下钢枪,扛起铁锹。2013年春,闫鹏飞带领乡亲们在新的“战场”投入战斗,他盘算好了,山下,填沟推地,养高原山鸡;山腰,发展果园、采摘农业;山顶,植树造林,打造生态林……
修路、整地、育苗,树苗终于栽上,闫鹏飞和乡亲们憧憬着奇迹发生。
第二年,一场严重霜冻让他的心血几乎付之东流。“真是毁灭性的打击,一切从零开始。”
痛定思痛,闫鹏飞开始思考“首战失利”背后的原因,他买来教材、请教专家,协调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综合考虑海拔、日照、风向各种因素,最终他们选定“陕核一号”作为主培苗种。
久而久之,“一个标准坑、一棵优质苗、一桶定根水、一块保墒膜”的栽种经验便在老城山诞生了。“老闫”也成了乡亲们的习惯称呼。
“浇水下的苦最大了!”刚开始,浇水的事让闫鹏飞很是头疼,为了及时给树浇上水,他从五公里外的马头川村拉水,“当时我们吃的水一吨5元,拉一吨水上山就得30元。”
“干土里栽树,是个无底洞。”家人劝他及早抽身,甚至责备他不务正业。种树几年,他花光了做服装生意积攒的600万积蓄不说,还得“拆东墙补西墙”,“哄”着妻子做服装生意挣的钱继续往里填。
“车拉到半山腰了,我没有退路。”闫鹏飞把家搬到了老城山上。
这一住,就是八年。
一张纸、一支笔,画蓝图,陪伴闫鹏飞度过了山上的每一个不眠之夜。
闫鹏飞回忆,那时候白天忙得顾不上多想,可一到晚上,就彻夜难眠,要是再遇上沙尘大风天气,恨不得站那里扶着一棵棵东倒西歪的树苗。
栽树、树死、再栽树,闫鹏飞循环往复。看着那些手把手栽活的树苗、看着那些使劲抽枝展叶的幼苗,闫鹏飞说,值了。
农民的根在土地,要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还得从土地上刨营生。随着没完没了地“折腾”,一个占地面积一万亩,集高效农业、生态林业、畜草产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甘肃印象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在黑家岔村拔地而起。
兴一处绿、播一片林、富一方民。除了林间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因地制宜、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让乡亲们告别沿袭多年的种养观念,步入发展现代农业的快速通道,是闫鹏飞的初衷。
如今,站在黑家岔村口山腰处向下望,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沿着青砖白瓦的房屋蜿蜒至家家户户,村道旁的核桃林里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错落有致的村舍里偶有几只雄鸡打鸣……这一座被青山包围的小村庄在秋日里更显静谧祥和。
道路通了,产业红了,村民富了。张志祥老人说,如今这光景,就像是一场美梦,以前想都不敢想。
再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闫鹏飞说,那是稀里糊涂的十年,是沉淀的十年。
十年,植此新绿!十年,岂止青绿!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提到未来,老闫想好了:家门口有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产业,以后,他的绿色大军里,又将增添一位新成员——中药材种子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