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漳县检察院紧跟省市县委和上级院工作部署,坚持用法治方式和力量推动主动创稳,切实担负起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全力服务和保障更高水平平安漳县建设。
突出办案主渠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坚持将办案作为检察机关参与主动创稳、打击犯罪、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的首要渠道,突出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安宁类犯罪,加强敏感节点防控维稳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惩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依法批捕9人,依法起诉27人,依托办案追赃挽损43余万元,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因婚姻家庭矛盾等日常生活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在依法维护被害方法定权益的基础上,通过依法促进赔偿等化解社会矛盾。今年以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36件51人,不批捕8人,不起诉28人。强化案件风险评估化解。坚持把风险评估作为办案必经环节,在依法、规范办案的基础上,对每起案件评估成案原因及信访风险,根据评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等工作,推动各类风险隐患在办案环节得到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开展公开听证49件,上报司法救助案件3件。
融入基层抓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工作体系
强化诉源治理。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建立法律监督工作年度报告机制,针对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送法律监督年度报告,当好“法治参谋”。推动将检察建议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进一步增强检察建议刚性,有效推动司法办案与参与社会治理融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监管漏洞,提出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份,促进联动治理、源头治理。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与公安、司法、综治中心等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线索受理移交等机制,将主动创稳与辖区内婚姻纠纷等工作相结合,把风险隐患排查在初期、消除在萌芽、解决在源头。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抓手,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法律咨询调解室,进一步发挥帮扶队工作职责,排查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场,走访排查矛盾纠纷300余户,开展法治宣传10场,有力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强化监督提质效,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将主动创稳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扎实做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持续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信访渠道,办理群众信访16件,信访事项七日内程序性回复率、三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率均达100%。深入开展重复信访专项治理,严格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制度,对受理的5件刑事申诉、立案监督首次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实现息诉罢访,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将主动创稳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相结合。严厉惩治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破坏营商环境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强化法律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将主动创稳与检察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持续推进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办理支持农民工讨薪案件18件,帮助追回拖欠工资22万余元,办理支持起诉追索抚养费案件1件,帮助追索抚养费24600元。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县妇联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建立起了“司法参与、家庭社会共育”的未成年人保护协同工作机制,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78次,并对全县1000余名教职工开展了入职查询。向有关部门发出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份,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公开促公信,营造主动创稳社会氛围
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将主动创稳要求融入办案全过程,一体推进以案释法等工作,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促进涉案人知法懂法守法,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深化检务公开。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视察检察工作、参与办案,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发布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多形式举办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持续加强和规范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今年以来,对外发布程序性信息75件、邀请人民监督员出席活动250场次。营造社会法治风尚。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方式,坚持普法宣传进企业、进村社、进学校等,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平台宣传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漆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