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7日

麦香时节

三版  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 郎佐民

 

  麦子熟了!村庄里溢满了熟悉又亲切的麦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站在村头,远远望去,一层层气势磅礴的麦浪被风掀起,簇拥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土房子,像一块块金黄耀眼的绸缎包裹着村庄。

  蓝天白云下,依山但不傍水的村庄天朗气清,丰盈而富足,灿烂的阳光泻下热浪泼向大地,山野人欢马叫、一派繁忙,蝉鸣此起彼伏,连枷声犹如排山倒海的波浪,响彻村庄。

  记忆中的麦香时节是一个沁人肺腑的季节,也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流金淌银的乡间风烟俱净、五光十色,热烈而丰腴。走进田畔地畦,村庄的册页里,大片大片的农作物和各色野花相映成趣,绿得青翠、紫得氤氲、黄得耀眼。红艳艳的山丹花、黄灿灿的山菊花、粉嘟嘟的洋芋花、蓝莹莹的胡麻花、如梦似幻的荞麦花……

  静美站立的麦子,开花却如针尖一般,成为麦芒漂亮的外衣,星星点点、渺小琐碎、温婉朴实,没有婀娜身姿,没有醉人芳香,悄悄地开,静静地谢。

  固守在村庄的麦子是幸福的,它生长着人与山的爱恋,沉浸在崭新的日子里,与大自然相亲相爱、繁衍生息。

  小时候,我家的承包地、自留地几乎都种着麦子,为了获得好收成,大大小小地块里种植的麦种也各不相同。麦子成熟的时候,父亲就提前准备着到集市上买了镰刀,到山林里找山货(连枷把、连枷条、木杈等),然后用生猪皮或牛皮,拾掇着扎好连枷。那时候,麦子作为关键的口粮,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秋收时节,因怕冰雹侵袭,“见黄就割”是收麦的基本原则,田埂上的黄了,地窝子里还青青一片,人们很是焦急。等割完黄田,心里才就踏实了。

  捆麦、背麦、打场、翻茬地……每一项劳动都与艳阳烈日紧密相连,都与酣畅淋漓密不可分。季节的主旋律写满艰辛的履历,需要扑下身子亲近土地,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

  归去田园,悠然南山。走在乡间的山梁上,头顶云彩飘,山风使劲吹。我看到,阳光照耀着大地上的麦子,而麦子起伏的波浪、金黄的颜色却让大地变得更加热烈。

  麦子是坚韧而勇敢的,它从一粒籽种落地,到雨水浇灌成青青的麦苗,再到沐浴阳光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然后闪着明亮的光辉,长成一穗饱满丰硕的粮食。让人感到踏实,感到宁静,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

  忙碌紧张割黄田的景象早已不再,热火朝天打场的画面走远。就是那累但快乐的时光,村子里人们怡然自乐,耕读传家,和睦共处,把穰穰满家、平凡朴素的日子过得诗意盎然。

  麦子生长的过程让人怀念,劳动的艰辛让人铭记,丰收的喜悦让人知足。庄户人把一颗承载苦难与负重的心连同自己的情感深深融入到一次次鞠躬里,耕耘稼穑,而麦子则用颗粒归仓兑现着自己哺育芸芸众生的朴实承诺。

  村庄生长麦子,也生长当归。当归补气养血,造福村庄,麦子与当归为邻,各自鼓足劲在乡间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每次来到村庄,在田间村头走动,我知道曾经那汗滴禾下土的日子,俨然似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照亮我的人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远山依旧坚守一种姿态。总有一些储满温情的呼唤,把曾经村庄麦香的记忆、炊烟飘动的情牵,幻化成蓝色的梦呓,让终生面朝黄土的身影,时时呈现出仰望的美好姿势,或凝眸不语,或脉脉含情。

  太阳从村庄上方升起,温暖的光亮,首先照耀迎面的山川田地,而后又一寸寸慷慨地走进四方,把人间每一个角落无私普照。这也很像村庄里的人们一样,循着太阳走动的方向,慢慢转动太阳灶,把光和热认真接纳利用。

  对于任何一个种麦的人来说,每一畦土地的贫瘠与肥沃、节气里田禾的生长、麦穗的分量或颜色,无不倾注着他们的情和爱。在夜深人静独坐土炕之时,在劳累入梦鼾声四起之际,惦念和牵挂的依旧是一穗穗麦子沉甸甸的亮影。

  天明净,地丰稔。村庄的麦子,一如露天的大地金矿。走进那无边无际的麦浪,就像扑入金色的海洋,让人觉得烟火气浓,日子富足而敞亮。

  我时常去追寻和感知逝去原生的状态与美好,大地上的事物,村庄过往的记忆,都在时光中漫漶,悄悄改变着麦子的内涵和走向,每一寸光阴都在风调雨顺中贮藏。对时代、对人生、对将来,有一种无法舍弃的信念。对季节、对村庄、对麦子,人们心潮起伏梦想斑斓。

  乡村振兴的步伐日新月异,传统文化的根脉紧紧相连。回望村庄,模样一变再变,但不变的是对土地的一往情深,对乡间一草一木以及对村庄、对麦子生出的无限敬重。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里,有乡情,有梦想,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