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7日

推动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访通渭县陇阳镇党委书记郜强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石建强

二版  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记者:全市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攻坚年和巩固深化行动开展以来,通渭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些务实管用、群众认可的好经验、好做法。请您谈谈对移风易俗有哪些认识?

  郜强:移风易俗倡树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自市县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攻坚年行动以来,特别是今年市上印发《巩固深化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行动方案》,陇阳镇再一次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亮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记者:在移风易俗工作纵深推进中,陇阳镇是如何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和弘扬文明新风的?

  郜强:近年来,陇阳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减轻群众负担的民心工程和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法治文化广场、政务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和协商议事等作用,认真细化落实移风易俗各项举措,着力减轻辖区群众的人情负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初步实现移风易俗改革“陇阳升级版”。一是健全机制,完善乡村“一约四会”。成立了陇阳镇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职责,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职工率先执行,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做到从根本上革除社会歪风陋习。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经典民俗表演,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强化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大喇叭”和新媒体等媒介多形式宣传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内容,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村规民约制定具体约束性措施,对辖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炫富、铺张浪费、不赡养老人等进行治理。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引导村民遵守相关规定。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围绕“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入户走访,发放文明乡风倡议书,以板凳会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大操大办的危害性,向群众传达敬老爱老、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先进文化,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使群众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三是文明创建,选树标杆培育先进榜样。深入开展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系列选树活动,完善评比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商议、实地考察等程序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板凳会、“红黑榜”等形式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推动全体群众主动当先进、自觉追先进、积极评先进,通过移风易俗这把“金钥匙”打开“文明新风、群众减负”两个大门,真正实现文明新风“阵阵吹”,乡村振兴“徐徐来”。四是丰富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运用“文化六进”“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载体,开展文艺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不断拓展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重要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经典民俗表演,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