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7日

符家川镇:打造农业产业强镇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艳君

三版  2023年07月07日   来源:

  今年以来,安定区符家川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镇情实际、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赋能、产业富民的发展新路子。

“化零为整”“引水上山”——旱地变良田

  在符家川镇罗家岔村的高标准农田及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蓄水池工程项目现场,轰隆隆的机械车正在作业,不久,这里将会建成一座2000立方米的蓄水池。

  “为了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山里‘水管子’将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产’的原则,依托引洮水骨干管网,通过建泵站装机、修建调蓄水池、铺管网等措施,采用‘管灌+滴灌’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实现引水上山。”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市安定区高标准农田暨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引水上山)一标段项目经理刘振刚说。

  “镇政府最终的目标就是让2.1万亩旱地农田‘喝上’自来水,我们已经按照‘能合就合,全面整平,群众满意’的原则,平整了黄家坪、罗家岔、秦家岔、大岔等地的约1.2万亩土地。”符家川镇副镇长周海娟指向罗家岔村已经建设好的平整连片的农田感慨万分,她倍感自豪地说道,“未来,我们镇将会有2.1万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富民产业走在前。符家川镇以实施“双构建双提高”工程为契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水平。

“规模化”“机械化”——山上“金豆”连片种

  在符家川镇杨家湾村,放眼望去,规整的梯地,层层叠叠的从半山腰一直垒到山顶,洋芋花齐放成海,在阳光照耀下,黑膜与梯田相互映衬,成为一道美丽的田园景观。

  “我们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800多亩,地膜和化肥都是镇上扶持的,大大提高了我们农户种植马铃薯的信心。”安定区符川镇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维海高兴地说,“我们共种植了马铃薯1000多亩,带动周边群众40余人在合作社务工,从今年的长势来看,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

  “符家川镇高阳、兰星、金星、杨家湾、红庄等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万亩马铃薯示范片带’,按照‘全域规划、区域布局、流域发展’的思路,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整流域、整山系推进1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符家川镇人大主席付扬祖说。

  万亩梯田焕发出新“薯光”,山上“金豆子”将辐射带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上。

“提数量”“保质量”——山下“菜库”利农户

  在符家川镇金星村,一座占地面积30亩的菜库收尾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我们村上终于有自己的菜库了!”符家川镇高阳村村民王东玲高兴地说,“我们家种菜有10余年了,以前都是凌晨4点多起来装菜,拉去内官营镇卖,路程远,费时间,成本自然就高,今年,家门口建成了一座菜库,拉上一车菜,十分钟就到了,省时又省力,太方便了。”

  “符家川镇规划在金星村建设设施仓储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蔬菜保鲜库17座、马铃薯储藏窖1座,并配套建设磅房、电子磅、交易天棚等附属设施。建成后将有效带动高阳村、兰星村、金星村、长丰村、黄家坪村及周边各村发展蔬菜、马铃薯产业,解决临近村农产品销售不便的问题,很大程度地方便了高原夏菜及马铃薯出售。”符家川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镇项目办负责人陈理想介绍说,“同时,能够直接使1.3万亩蔬菜得到速冻加工升值,可满足13万吨蔬菜、3500吨马铃薯的保鲜冷藏,并能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有效促进农户致富增收。”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再到基础设施提升建设的各个方面,我们都下足了“绣花”功夫,旨在全面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全过程优化、全链条升级、全方位提效。”符家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宪华说。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