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5日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诗歌

——古建红诗歌赏析

三版  2023年06月05日   来源:

  □ 刘晋寿

  临洮籍女诗人古建红的诗最近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创作诗歌二十余年,至今笔耕不辍,令人感动。

  过去的古建红是怎样一个人?看她的《那么多年了》便知一二:“我一直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教着顽皮的学生/写着纯朴的诗/过着简单的生活,爱人和孩子陪着我/阳光下成群的鸽子飞来飞去/我的身旁/麦子金黄,玉米疯长/一片片的洋芋花开满紫色的花朵/溪水唱着快乐的歌//时光涂满我的生命/但我仍然是那个简简单单的我/拥有简单的快乐”

  这是古建红2014年的作品。我阅读她的诗歌并非近几年的事情,而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之所以最近更加关注,是因为她近一个时期以来写得比较多,在疫情期间,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她有时间进行创作,而且诗风有变。

  我在微信上读古建红的诗歌作品,觉得不过瘾,就又在纸上读,先看古建红的《四月的雪》: 人间已是四月天/迎春花穿着黄色的小裙子/杏花伸着粉嘟嘟的小手/桃花红色的腰肢在风中摇曳……

  单纯、清浅,一读就懂。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清净与安宁。她是教员,整天跟孩子们打交道,注定不会把诗歌写得太复杂。

  清明是大家熟悉的节气和节日。这个日子不用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古建红是这样写对亲人的怀念的:“我和您隔着坟堆/纵然呼您千声万声/您已屏蔽了”。屏蔽就用得好,形象、生动、现代,写出了呼唤无应答的悲哀。

  但对有些诗歌,我持否定态度,如《除夕》,因为它一览无余,近乎歌词,没有多少玩味的余地,未能提供想象的空间:红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的春联,贴起来/红红的福字,守着家家户户/玻璃窗上,红红的窗花尽展风采……除夕/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内容与情感都没有问题,但是手法不是诗歌的手法。

  她的《春天》要稍稍好些,其中有“春天是最美的舞台/万物都在尽情展示/最亮丽的风采”这些句子没有问题,但整体上还是过于浅显、直白。

  《书店》一诗,就大不一样了:孩子们站或者坐在,一排一排的书中间/安静地阅读,许许多多可爱的人和动物,靠近他们/悄悄地走进,海水一样的心灵/干干净净的他们,用好奇眼睛注视生活/尔后,他们伸出还没长大的手/勇敢地和这个世界相握。

  前四句写书店里读书的场景,笔墨集中,将一群孩子专注的情景写出来了。中间八句写读到的内容,用了靠近和走进这样的动词,就有了动感与力量,后面紧接着一个比喻,把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呈现在读者面前。后四句是诗歌的最精彩的部分。

  她的《梨花节》一诗中也有好句子,“云朵朵也去凑热闹了/瓦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他们全藏在梨树的枝头//游人的眼睛/也承载着龙门人/追逐的致富梦”。

  古建红不仅自己写诗,还引导孩子们写诗,如“春雨是一个小姑娘/躲在/乌云的后面/到了傍晚/才悄悄地/来到人间”。(《春雨》马兰花)

  另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害羞的春雪/如柳絮飞舞/投入/大地的怀抱/顷刻间/不见踪影。”(《春雪》马仲茹)

  写诗有什么好处呢?我想大抵有二:其一,解闷,在你孤独无援的时候,诗歌会成为你亲密的朋友,跟你说说话、聊聊天;其二,可以回忆和展望,让你重新审视一遍走过的路,重新认识自己,体验当初的生活,也可以梦想、展望未来。一句话,它能帮助你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生命。

  有诗歌的生活和没有诗歌的生活是大不一样的。毋庸置疑,古建红拥有一个单纯美丽的世界,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写诗存在,不写诗也存在。写诗或者不写诗都不影响她的生活。但是,有诗一定会更精彩。

  古建红写诗不一定像我说的那样,从另一个角度判断,她就是单纯喜爱这门艺术,而且爱得很执着。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