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刘书泽)近日,记者从市林草局获悉,今年4月我市完成首笔人工造林碳汇收益1100多万元,实现了林业碳汇交易“零”突破,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重要实践。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充分挖掘林业“碳库”价值,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0年7月以来,市林草局与西部碳汇交易有限公司(咨询方)加强合作,签订了《甘肃定西碳汇造林项目自愿碳减排标准开发合作协议》,邀请国际第三方进行项目现场审核后,在国际自愿减排标准委员会实现注册,项目开发成功。项目纳入2016年至2020年新造林面积73.6万亩,监测期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2日至2020年9月28日,协议签发碳汇量ERs248558吨,今年4月完成首笔人工造林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