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大兴调查研究”专栏,大力宣传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具体举措,充分报道开展调查研究中的典型经验,及时反映开展调查研究的成效反响和积极成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实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时下,走进渭源县路园镇鑫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圈舍内,工人正在熟练地捡拾鸡蛋。“当前,养殖蛋鸡2万5千只,平均每天产蛋2万4千枚,年销售收入能达到300万元以上,纯利润大约有100万元。”该合作社副理事长刘鑫鑫说。
渭源县通过甘肃盛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草畜一体化企业带动,按照“养殖+种草+加工+自用+销售”模式,带动饲草加工快速稳定发展。青贮窖累计达30万立方米,牧草种植、收贮机械2.9万台(套),年窖贮微贮、裹包青贮饲草达40万吨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67%。“近年来,先后与县内外56家企业、365家养殖大户签订饲草供应合同,交易额达1000万元以上。”甘肃盛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左永刚说。
养殖要发展,投资是支撑。2022年,渭源县实施总投资7795万元的畜牧业项目15个,发放畜牧贷824户9049.6万元,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发展牛羊规模养殖户1607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300元。“通过近两年县上畜牧贷和粮改饲政策的扶持,我利用扶持资金购进基础母牛13头,购置饲草加工机械设备3套,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完善了草畜一体发展模式。现在,我共饲养肉牛100头,2022年出栏30多头,加工饲草料3000吨,纯收入能达到40万元以上。”甘肃梦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龙说。
路园镇三河口村是个回汉杂居区,养殖产业基础较好。渭源县投资4220万元在该村建设养殖小区及其附属设施,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可饲养育肥牛1000头,年出栏3000头以上,实现年纯收入600万元以上。
今年,渭源县坚定不移走好“小规模、大群体、草畜一体”发展路子,实施畜牧业项目18个,截至目前,全县养殖小区(合作社、企业)累计达到402家,规模养殖户数量累计达到6032户。预计今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800元,推动全县畜草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