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送教上门,呵护折翼天使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8日    来源:定西日报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爱平
           崔翔龙
  
  每逢星期四下午,12岁的张志伟就早早地将书本放在炕桌上,静静地看书,等待着老师来给他上课。
  张志伟家在陇西县马河镇一个叫贺家川的小山村里,二年级暑期时因患进行性肌无力导致全身乏力卧床。
  “开学了,看着同学们都走进校门读书,躺在炕上的孩子急得掉眼泪。”张志伟的奶奶说,孩子原先很爱学习,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的心情陷入了低谷。
  开学不久,孩子上学问题有了转机。村里小学的老师来到他家,开始了一场接力送教活动。
  “刚开始新的教学模式孩子不适应,加之病情影响,经常发呆,半天反应不过来。”祁红学校长说,为了鼓励孩子振作起来,他们就和孩子拉家常,聊孩子感兴趣的事,跟孩子互动《熊出没》的故事,慢慢地孩子情绪得到了放松,精力逐渐集中起来,学习也能跟上了。
  祁红学说,三年多来,村里的小学专门为张志伟制定了学习计划,每节课都提前备课,授课老师偶有特殊事情去不了时,则由其他老师上门授课,从未间断过。老师经常给孩子讲解张海迪、霍金等名人励志故事,鼓励张志伟争做一个身残志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量,他们还给孩子借阅学校图书室的课外书籍,和孩子讨论书中的人物故事。
  祁红学说,孩子很聪明。有一次讲古诗“飞入菜花无处寻”时,他问张志伟为什么“无处寻”,张志伟很快就回答道,因为蝴蝶与菜花一色,很难分辨,所以找不到。现在每次来,孩子都有进步,他心里也很欣慰。
  据了解,为切实保障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提高“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陇西县教育局构建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目前,全县有送教上门学生77人。
  陇西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让无法在特教学校上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陇西县构建了“县教育局牵头——县特教学校管理——就近学区学校配合”的送教工作管理网络和“校长总负责——分组包片——当地聘用教师就近教学”的分层次管理模式。近年来,该县教育局先后举行四次送教上门教师培训会,印发送教上门培训资料,累计有300多人参加了各类培训,全面提高了送教教师服务水平。残疾的孩子由于存在生理缺陷,往往比较孤独冷僻、很难沟通。送教教师都能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信任,愿意交流沟通,进而进行教育引导,用真心真情温暖了每一个特殊儿童家庭。
  据统计,2019年来,全县有300多名教师参与送教上门服务工作,160多名送教服务对象在家接受个别化教育,累计送教5000多次,10000多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