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花儿唱出“心上的话”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5日    来源:定西日报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陈丽

  “党的恩情比海深,全心全意为人民。拔掉穷根奔小康,永跟党走不变心。”
  “总书记给咱说哈的话,咱心里牢牢地记哈。乡村振兴跨骏马,好日子蜜甜地过哈。”
  “麻家集是个好地方,高石崖花儿年年唱。喜鹊落在房脊上,美丽乡村大变样。”
  绿水青山之中,涓涓溪流之侧,随着现场高亢悠扬、起伏跌宕的花儿歌声响起,渭水源头的夏天被一场花儿的盛宴点亮。
  六月六,唱花儿,这是渭源麻家集人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随着一年一度的六月六花儿会如约而至,连日来,麻家集镇乔家滩村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以“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唱花儿颂经典 巩成果促振兴”为主题的渭源县第五届花儿歌手大赛暨麻家集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在这里隆重举办。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独唱、对唱、组唱……来自麻家集镇10个村的10支民间花儿艺术代表队,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用“时政花儿”激情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用歌声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用歌声表达爱党爱国情怀。
  麻家集镇袁家河村塄坎村村民王玉霞每年都会和周边地区的花儿歌手、爱好者一道,共赴这场花儿之约。她说:“我喜欢听花儿、唱花儿,在今天的花儿大赛上,我要歌唱党的好政策,歌唱现在的幸福生活。”
  位于渭源西南的麻家集镇古为藏羌民族游牧之地,花儿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已久,花儿是烙印在麻家集人记忆中的文化符号,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麻家集镇都会举办高石崖花儿会,十里八乡的花儿爱好者都会前来朝山对歌,一时间歌手云集,花伞摇动,山歌烂漫,盛况空前。
  据麻家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李海龙介绍,随着时代的变迁,花儿的内容除了歌唱爱情外,已经衍生和创作出大量歌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生活、新时代的“时政花儿”。
  “如今,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足。”李海龙说,“麻家集人正在合唱一首关于脱贫致富的花儿,一首关于乡村振兴的花儿,质朴的唱词中,有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有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
  一方水土养一方花儿。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新疆等省区近10个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是居住在这里的各族民众在思念家乡、辛勤劳作等各种生活环境下,即兴创作演唱的民间曲艺。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10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大西北之魂”和“活着的诗经”。
  “喜鹊搭窝在白杨,凤凰落在梧桐上。我把房修建在山庄,一家比一家亮堂。”花儿歌手的歌声里洋溢着摆脱贫困、逐梦小康的喜悦,充满了对新时代最真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