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联合收割机在漳县夏收中“大展拳脚”

■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李海燕 苟粉霞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5日    来源:定西日报




  流火七月,正是人们忙碌夏收的季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笔者在漳县武当、马泉等乡镇采访时看到,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奔波在金黄的麦田间,处处是庄稼人忙碌的身影和收割机轰鸣的马达声,昔日沉寂的田野呈现出一片夏收生产的繁忙景象。
  在武当乡邹家门村的麦田里,一台联合收割机作业正酣,田埂地头上,庄稼汉陈想有忙着整理装麦子,运送麦子的农用车也早已停在路边,等待着装载这一年的收成。看着正在收割自家麦子的收割机在地里周旋,村民东芳平激动地说:“原来种麦就是牛耕刀割,人背马驼,还要打碾,确实吃力。光一个夏收,前前后后就要忙将近一个月时间,真是辛苦。现在好了,有机械化‘帮忙’,小麦收割打碾一次性过,两三天就完成小麦夏收,种地也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村民陈想有也高兴地告诉笔者,联合收割机帮了他的大忙,以前一亩小麦两个人收割完,将近要花七八百元,现在机器收割,一亩70元就够了。
  说起联合收割机的好处,邹家门村党支部书记魏泽州如数家珍,“以前用镰刀割麦把麦秆拉回家要么焚烧、要么乱丢乱放,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人居环境。现在,联合收割机麦秆直接还田腐化后就是环保肥料!”
  过去,漳县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回收成本的周期长,购买力不强。如今,漳县农机部门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广农机现代化作业,农业、乡镇、水利等部门也积极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基础设施上不断创造条件,农业机械是当前的一大趋势。
  马泉乡农民漆付军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了一台联合收割机。他解放思想,更新经营理念,改过去联合收割机业主仅局限在本县、本乡镇、本村社搞机收的观念,根据农时需要走出去在各省、市实施跨区机收作业。漆付军说,他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5月份的时候,出去到四川、陕西、河南等地进行跨区作业,40多天纯收入大概在四、五万元 。
  漳县农业中心负责人牛步菁说:“小麦是我县主要夏粮作物,组织好夏粮机械化收割,对于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县有11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农机作业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县农机中心还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配合服务好外地来我县进行跨区作业的30多台联合收割机的夏收作业,确保了夏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