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渭源:剖析根源 紧盯差距 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向好态势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23日    来源:定西日报

  本报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石建强)今年第一季度,渭源县在市政府履责管理考核中排名靠后,影响了全市追赶发展步伐。为及时掌握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近日,市级新闻媒体对渭源县工作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
  记者在“回头看”中了解到,受到约谈后,渭源县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工业经济运行、工业项目建设、规上企业培育等重点任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共完成工业增加值0.77亿元,增速13.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0.75亿元,增速29.5%,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4%(1-5月)。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协调推动夯实基础。紧盯工业大突破年十大行动计划落实,制定出台了《渭源县“工业产业大突破年”行动计划》《渭源县“十四五”工业发展行动方案》《渭源县支持生产经营不正常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业产业大突破年政策措施,先后投入奖励资金110万元,对2020年发展基础较好的9家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确定12名县级领导包抓全县8大特色优势产业,确立10个县级部门为重点产业链长单位,主动联系26个链主企业,联系24家经营不正常企业,全方位开展“企业堵点难点问题办理”,加快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固链、强链,提升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力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先后投入资金4.8亿元,持续完善园区道路、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要素保障,全力补齐“七通一平”短板,增强工业发展基础功能。立足全县实际,渭源物流园(一期)建设项目、渭源工业园物流园污水处理项目、会川工业园内部道路建设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全面改善。三是促进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扩容提质。紧盯全市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和“工业突破年”行动,加快工业园区传统企业改造升级、新旧动能转化,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灵玉轩药业、广印堂药业、三圣堂药业等3家公司盘活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泽源建材、德青源草牧、正源能源、永汇聚服装加工等4个新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先后投入资金3.04亿元,在全县通过技术提升改造和转型升级企业6家,新培育小微企业8家,华庆堂药业、盛源益养药业两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县工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四是创新工作措施,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探索建立工业企业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和投融资工作机制,持续落实“1+1托4”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已先后为42家企业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56件,协调银行贷款2.07亿元,落实生产贷款贴息、一次性奖补等各类补贴1540万元的基础上,该县将继续整合项目资金、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发挥集合放大效应,着力解决园区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渭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上将紧扣2021年目标任务,面对差距奋起直追,聚焦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研究提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固链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举措。同时按月组织开展督查调度,协调解决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合作、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生产、服务、人才、技术、资金、物流等要素资源高效集聚,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资源有效聚合、要素交互叠加的产业链生态体系,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