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坡坡屲上的红“窝子”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朱红霞 刘佳丽 张莉芳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来源:定西日报

  坡坡屲是陇西县双泉乡林家屲村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山林茂密。
  在坡坡屲半山腰,原姓人家占了一半,原治业家就在其中。上世纪40年代,这个看似普通却极不寻常的农家小院,接受了惊涛骇浪的洗礼,曾掩护接纳中共陇右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和武装骨干,成了陇右地下党组织可靠的红“窝子”。
  谈起红“窝子”的由来,这里的百姓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使得贫苦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无论怎样辛勤劳作、精打细算,仍过着衣衫褴褛、吃糠咽菜的穷苦日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双泉沟来了红军,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与黑暗作斗争。原治业家祖上几代都是地道的贫苦农民,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革命力量的同情,加上这里山大林密、四通八达的独特自然环境,一个适合隐蔽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的红“窝子”就悄然形成了。
  原治业家有座宽敞的南房,通间炕上能住10多人,陇右地下党的领导人、地下党员、武工队员、甘工委派来的联络员,经常在这里接头、开会、食宿。为此,陇右地下党的同志都称红“窝子”的原家为“大店里”。
  1947年2月,中共陇渭支部在云田马家山成立。8月,中共陇渭支部改建为中共陇渭工委,之后,原治业家成了党组织的重要指挥所。成立中共陇渭工委的决定就是在原治业家传达的。为作纪念,1985年,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在这处宅院举行了“中共陇渭工委成立会址”挂匾仪式。2011年,这儿被命名为“陇西县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里老人杨奶奶回忆,原治业家虽然境况艰辛,但面对地下工作者,他们永远都是热情接待。没面吃了,儿媳妇赶着毛驴推磨;没柴烧了,女儿就爬树折来干枝。儿子原刚,也变身“哨兵”,经常在庄外站岗放哨。国民党的每次清剿都能在原治业等人的警觉应变和巧妙掩护下化险为夷。
  “爷爷给我们讲过很多他们战斗的故事,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成立陇渭工委被国民党特务监视跟踪,在大年三十晚上被围捕的事。当时原刚放哨,发现敌情后反应及时,工委的同志才得以爬梯子翻墙机智逃脱。”原治业的孙子原登强谈起那次祖辈们遭遇的险情仍心有余悸。他说,那天晚上下雪了,为了避免工委的同志们留下的脚印被敌人发现,他父亲原刚特意赶了一群羊顺着路把脚印踩没。
  解放后,担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的高健君曾两次踏着熟悉的山路,蹚过渭河,来到“大店里”,看望当年和他生死与共的乡亲。
  “我们原家由原来的一户发展到现在的十二户,家族里加入共产党的就有十四人。”说起红色家族的精神传承,原登强倍感自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决跟党走,把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今,遗留在坡坡屲原治业家的一些战斗武器和生活用品已被征集陈列于中共陇右工委纪念馆,向参观者“讲述”着风雨岁月中这个红“窝子”的战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