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白天下地 晚上“充电”

安定区朱家湾村:“党史夜校”让饭后一小时有“知”有“味”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朱红霞 刘佳丽 张莉芳

定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2日    来源:定西日报

  虫鸣声声,晚风习习。夜色中,安定区杏园乡朱家湾村村部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党史夜校”按时开讲。
  “1921年7月诞生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的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13位代表,现如今却发展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成为一个大国的执政党。是什么让我们党得以不断发展……”朱家湾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队队长柴成明正在认真地讲解,村民们边听边记,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样的“党史夜校”已经举办了10期。
  “咱们庄农人白天忙农活,挤不出时间学党史,但是晚上大家都爱在村部院里唱唱小曲、拉拉家常。我就和柴队长商量,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把大伙聚起来学党史,这个想法村委班子成员都赞同。”村书记张明远说,4月6日,村里第一期“党史夜校”顺利开讲,懂电脑、会讲普通话的柴成明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党史夜校”班主任。
  柴成明是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干部,在朱家湾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已有四个年头。虽然他在单位是业务能手,但是提起教学,他也是头一回。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柴成明详细制定了教学进度计划,认真制作PPT课件,颇下了一番功夫。
  “白天忙农活,但党史教育绝不能落下!我们就利用饭后的一段时间,组织村干部、党员、村医还有群众集中1个小时学党史。‘夜校’开课以来,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每期会议室内都坐满了人。”说起村上打造的“党史夜校”,“班主任”柴成明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夜校”讲党史故事,也进行政策宣讲,如今“党史夜校”成了学习党史知识、传达政策精神、培训种养殖技术三位一体的“农村课堂”。
  村文书朱贵堂说,自己从小就听过很多红色故事,也喜欢了解党史知识,但是面对《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四本必读书目,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阅读和理解起来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村里办了‘夜校’以后,柴队长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图片、视频,还请来县上的老师讲课。”朱贵堂说,“这个‘夜校’办得好,我听了党史,懂了政策,学了技术,心里一万个满意!”   “通过‘党史夜校’把大家聚在一块集体学,更有利于交流心得、互帮互学。”张明远说,通过学习,大家的觉悟明显高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更坚定了。
  为了让大家快乐学党史、感党恩,张明远还编写了小曲《党恩高于天》,弟弟张智远是唱小曲的一把好手,两人一个写词、一个谱曲,相得益彰。
  “‘党史夜校’一结束,大伙还会围坐在村部院内唱上几段‘红色小曲’。”张智远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党的恩情高,国家定富饶。忠心拥护共产党,让我们凝聚每一份热与光,一起去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淳朴悠扬的乡音里融进了爱党爱国深情,唱响了新时代农民跟着共产党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动人乐章。